精品国产96亚洲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特黄aaaaaa免费_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_日韩三级真人片

登錄 | 注冊 加群交流 | 業(yè)務熱線:023-63240005 | 手機瀏覽“手機瀏覽網站”

文章詳情

新冠病毒究竟來自哪里

來源:河北省衛(wèi)健委2020-03-23

瀏覽:(10939)  點贊:(42)  評論:(

  • 摘要
  • 隨著疫情在世界各國蔓延,新冠病毒的源頭越來越撲朔迷離。3月18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東省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再次回應,新冠病毒的源頭,通過分子進化學的觀點是能夠搞清楚的。

      隨著疫情在世界各國蔓延,新冠病毒的源頭越來越撲朔迷離。3月18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東省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再次回應,新冠病毒的源頭,通過分子進化學的觀點是能夠搞清楚的。

      

      作為病毒溯源更高效、準確的方式,大規(guī)?;驕y序技術被寄予厚望。業(yè)界共識強調,病毒溯源可能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隨意猜測是不負責任的,科學問題只講證據。

      

      “零號病人”是誰

      

      從新冠肺炎出現,尋找“零號病人”一直是焦點話題。對于一種新發(fā)傳染病,如果能找到“零號病人”,對確定病毒起源、疫情早期傳播途徑等至關重要。

      

      “‘零號病人’不一定只能是一個人,極端情況也可以是多個?!蓖瑵髮W醫(yī)學院高正良教授介紹,尋找“零號病人”的意義在于,可以提供病毒最早來源的線索,有助于解析新冠病毒起源、中間宿主和原初宿主,理解和阻止?jié)撛诘母腥?,為疾病防控提供寶貴信息。

      

      在過去,尋找“零號病人”的主要方式是追蹤、調查人際互動。隨著生物測序進步,科學家們可以從患者身上提取病毒,然后在實驗室用基因測序來了解病毒的傳播原理等問題,這種手段比傳統方式更加高效、準確。

      

      但這項工作非常艱難?!坝捎诒O(jiān)控滯后等原因,現在并不知道誰有‘零號病人’的數據,也不能確定華南海鮮市場是最早發(fā)源地,這給病毒溯源帶來巨大挑戰(zhàn)?!备哒贾赋觯驍祿蛔?,需要更多嚴格的系統研究。

      

      華南海鮮市場曾被認為是“零號病人”最有可能出沒的地方。但多篇研究都提示,該市場很可能不是武漢疫情的源頭。這些研究包括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團隊完成的論文。這項研究分析了當時數據庫中93個病毒樣本中的58種單倍型,指出病毒可能產生于11月下旬,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再在市場發(fā)生快速傳播并蔓延。

      

      “病毒傳入其他地區(qū),發(fā)生人傳人以后,可以產生更多的單倍型,因此這一方法可用來追蹤傳播途徑?!备哒冀榻B,這項研究還顯示,已出現了一些主要突變體(H1、H13、H25、H28和H53),“由于測序患者很少,在武漢發(fā)現的主要是H1型。如果可以回溯找到所有過去的病人進行大規(guī)模測序,將為病毒溯源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

      

      中間宿主研究未曾止步

      

      事實上,“零號病人”是病毒溯源證據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月17日在《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論文指出,疫情暴發(fā)流行時間趨勢與先前結論一致,即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有野生動物交易,使得新冠病毒從一種仍然未知的野生動物傳染到人類,繼而實現人傳人。

      

      正如人們最初從果子貍身上感染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從駱駝身上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一樣,科學家相信,新冠病毒來自某種動物。蝙蝠、蛇、穿山甲、龜類等野生動物相繼進入科學家們的視線。

      

      2月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在《自然》在線發(fā)表研究論文稱,蝙蝠是最有可能的攜帶新冠病毒的野生動物。研究團隊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將新冠病毒與此前在云南中菊頭蝠上檢測到的蝙蝠冠狀病毒RaTG13相比較,發(fā)現兩者基因組的一致性達到96.2%。同時,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有79.5%的序列相似性,且與SARS病毒使用相同受體進入細胞。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發(fā)現,該病毒在遺傳進化上肯定屬于蝙蝠冠狀病毒,新冠病毒和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就是來自一家,因此也引起了部分類似2003年SARS樣的臨床表現”。

      

      那么,新冠病毒從蝙蝠到人類,有沒有中間宿主“二傳手”?華盛頓大學生物信息學專家Trevor Bedford在接受《科學》采訪時認為,新冠病毒從蝙蝠到人之間還存在1個或多個中間宿主。而美國瓦克斯曼微生物研究所所長Richard Ebright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蝙蝠病毒到人感染的新冠病毒,可能不需要有中間宿主。

      

      中國學者對于中間宿主的研究也在持續(xù)推進:1月22日,北京大學團隊發(fā)現新型冠狀病毒與蛇具有相似的密碼子使用偏倚,推斷蛇可能是潛在中間宿主;2月6日,華南農業(yè)大學團隊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2月20日,香港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管軼教授在穿山甲樣本中發(fā)現了冠狀病毒,再次表明穿山甲應被視為可能的中間宿主;2月26日,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yī)院劉龍聯合暨南大學吳建國課題組在《醫(yī)學病毒學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稱,龜類(西部錦龜、綠海龜、中華鱉)也可能是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但是,這些研究后續(xù)相繼都被指出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存在很大的爭議。

      

      2月27日,鐘南山在廣州市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也提出研究線索:“浙江舟山蝙蝠攜帶病毒,穿山甲也有高度的同源性,和廣西蝙蝠也可能有關系,但到底新冠病毒是怎么來的,目前還是不清楚?!?/p>

      

      專家指出,新技術發(fā)展為病毒溯源提供了新的手段,可以利用病毒蛋白和不同受體的結合特征,評估可疑動物作為中間宿主的可能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提高精準度和篩查效率。

      

      科學問題只講證據

      

      “溯源過程中需要注意加強防范、科學嚴謹,既要保障科學溯源,為疫情防控提供指導,又要防止誤導和觸發(fā)新的不測?!备哒贾毖裕咔楸┌l(fā)以來,已出現多起新冠病毒來源的謠言,甚至鬧劇,“捕風捉影、斷章取義,甚至是惡意誤導的行為時有發(fā)生。全社會、媒體、學術圈等都應該反思自省,如何避免科學問題被娛樂化、污名化,避免因此導致的傷害”。

      

      2月19日,8個國家的27名科學家曾聯名譴責新冠狀病毒陰謀論,并號召學術界簽署聲明。這份聲明這樣寫道:“我們將和所有繼續(xù)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暴發(fā)期間拯救生命、保護全球人類健康的中國科研、公共衛(wèi)生和醫(yī)務工作者們團結在一起。面對該新型病毒的威脅,我們將同舟共濟,與中國戰(zhàn)斗在最前線的同行們一道來應對。陰謀論除了制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全球共同抗擊該疾病的工作外,別無它用?!?/p>

      

      日內瓦時間3月18日,世衛(wèi)組織在日內瓦總部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fā)布會。世衛(wèi)組織衛(wèi)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更是針對媒體關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做出回應:“病毒沒有國界,不區(qū)分種族膚色和財富。在語言使用上要小心,應避免把病毒同個體聯系在一起。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是始于北美,我們也沒把它稱作北美流感。所以當遇到其他病毒時,采用同樣的(命名)方式,避免同地域聯系。我們要求每個人在這一刻都抱有團結的想法,這是需要一起抗擊病毒的時刻,而不是責怪誰?!?/p>

      

      3月18日,鐘南山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說:“2009年甲型H1N1病毒首發(fā)于墨西哥,你能說它是‘墨西哥病毒’嗎?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征首先發(fā)生在沙特,你能說它是‘沙特病毒’嗎?”他指出,新冠病毒的源頭,通過分子進化學的觀點是能夠搞清楚的,在此之前下結論是不負責任的。


    標簽: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職業(yè)病網”的所有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職業(yè)病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職業(yè)病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進行。

    上一篇:多國檢出“德爾塔克戎”變異株,專家:還沒有成為主流毒株

    上一篇:重醫(yī)附屬康復醫(yī)院深入石柱縣楓木鎮(zhèn)風竹村開展“健康扶貧愛心助學”活動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評論

    聯系我們

    • 客服熱線:023-63240005
    • 辦公時間:08:30-18:00
    • 聯系郵箱:3054280132@qq.com
    • 辦公地址:重慶市渝中區(qū)石油路街道

    鄭重聲明:本網站信息僅供健康參考,并非醫(yī)療診斷和治療依據,不能代替醫(yī)院和主診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